只要你去过火车站,就一定见过那些拉着小车车在那里吆喝着「卖充电宝」的小贩身影。
走近一看,你会发现里面的充电宝大多都是无包装、要么一看就是仿冒品、要么就是直接看不出是什么品牌。
容量选择倒是可以齐备到从10000 毫安到 30000 毫安都有,大家各取所需。
如果你还要问他是什么牌子的?容量有多大?稍微知道点话术的还会照本宣科回应一下你,实在不懂的就告诉你「上面写什么就什么」。
至于价格,他们的标价一般都是60、70元起步,容量越大价格越高。
但是!只要你愿意张口,坚持一下就可以从这些小贩嘴里挖到一句「亏本卖你了!」,然后就能以便宜一半以上的价格拿下一个。
你以为是你赚了?
首先从最直接的充电体验来说,当你在购买之前尝试插上电源能不能充电,在那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内肯定是无法察觉任何异常的。
待你掏钱购买后,准备开启你手机的充电之旅,结果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,这充电宝的掉电速度竟然还比你的手机充电速度还快。
展开全文
时间还来得及,你还找得到人家小贩的话,那你就要求可以换一个试试;没时间没精力,只能是自认倒霉了。
不仅如此,这些外观看似正常的充电宝,实际真经不起推敲。
首先,他们外观上没有正规包装,机身也没有标注生产厂家、没有任何中文标识、没有充放电安全指数警示的参数。
其次是容量问题,这些充电宝的实际容量远远要比他们所说的容量小得多,大打折扣;
真拆解来看,里面用来发电的一排电池,往往会有一部分只是拿来凑数的,没有任何焊接点、连接点,根本无法连接在电路板上发挥作用,有的甚至还指不定是废弃电池。
充电宝作为不断充放电循环使用的设备,在如此不达标不安全的装备前提下,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机身过热、发热的情况,高温高热也容易导致失火、甚至爆炸等危险情况。
火车站这种地方人流量大且基本不存在回头客的生意,为了保证盈利这些小贩只能从成本下手,所以才会有这些「危险品」的存在。
所以说,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家购买正规的产品,由此一来产品质量、售后服务甚至人身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。
为了让手机保持满电状态,大家在出远门的时候尽可能自备充电宝。
实在不行,现在很多车站的候车室都有租借充电宝的设备,必要时可以借用一下,并将手机设置为省电模式。
你有买过这些充电宝吗?踩过坑吗?
图片来源于网络
▼
瞅瞅这里↘↘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