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性判定标准
72h后测定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硬结直径<5mm。
真阴性
未发生结核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;
初次结核菌感染的前4~8周,变态反应尚未建立。
假阴性
即已感染结核菌者和活动性结核患者,结素试验本应呈阳性反应,但在以下情况可呈阴性反应。重症结核病( 急性血液播散型肺结核、结核性脑膜炎、大面积干酪性肺炎);
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;
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(激素、抗肿瘤药物)使用;
疫苗接种3个月内;
年老、体弱;严重慢性疾病;结核菌素失效,剂量不足,操作不当,硬结测量有误等。
阳性判定标准
72h后测定注射处硬结平均直径,平均直径=(横径+纵径)/2。硬结直径>5mm为阳性(+),10 ~19mm为中度阳性( ++),≥20mm或表皮有水疱,或表皮坏死为强阳性( +++ ),≥20mm伴有局部水疱、破溃、淋巴管炎等为极强阳性( ++++)。
真阳性
结核菌感染(自然感染或卡介苗接种成功)的确诊依据;
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依据;
若3岁以内儿童未接种卡介苗即使X线胸片正常,也表示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灶;④新近转阳表示患病可能。
假阳性
结核菌素中杂质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;
测量硬结误差;
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。